成语有关艰的成语

有关艰的成语

有关艰的成语共收录35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艰苦卓绝卓绝:极不平凡。形容异常艰苦;达到超凡的程度。毛泽东《整顿党【dǎng】的作风》:“党有几十【shí】万党员【yuán】,他们在领导人民,向着【zhe】敌人作坚苦卓【zhuó】绝【jué】的斗争。”
艰难险阻险阻:险恶阻塞的地方。指前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、危险和阻碍。左丘明《左【zuǒ】传【chuán】 僖公二十八【bā】年【nián】》:“晋【jìn】侯在外十九年矣,而果得晋国,险阻【zǔ】艰难,备尝【cháng】之【zhī】矣。”
艰苦朴素指吃苦耐劳、朴实节俭的作风。毛泽【zé】东【dōng】《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【yuán】会第二次全体【tǐ】会议上【shàng】的讲话》:“要勤【qín】俭建国,反对铺张【zhāng】浪【làng】费,提倡【chàng】艰苦朴素、同甘共苦【kǔ】。”
艰苦奋斗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竭尽全力去工作或斗争。毛【máo】泽东【dōng】《中【zhōng】国【guó】革命战争的战【zhàn】略问题》第二章【zhāng】:“没有中国共产党在过去五十年【nián】间的【de】艰【jiān】苦奋斗,挽救新的亡【wáng】国危险是不【bú】可能的。”
步履维艰步履:行走;维:文言句【jù】首中助词;无实义;艰:困【kùn】难。行【háng】走十分困【kùn】难。也作“步履艰难”。清 刘坤一《奏疏》:“臣自上【shàng】年秋【qiū】间【jiān】,时患腰痛,两腿无力,步履维艰。”
艰难曲折困难和曲折。毛泽东《关于正确【què】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【de】问题》:“任【rèn】何新生事【shì】物的成长【zhǎng】都【dōu】是要经过艰【jiān】难曲折的。在社会主义事业中,要想不经过艰难【nán】曲折。”
不避艰险不畏惧艰难险阻。《三国志 蜀志 关羽传》:“随先主周旋,不避艰险。
创业维艰开创事业是艰难的。高【gāo】阳《胡雪岩全传·灯火楼台》:“古应春追随【suí】胡【hú】雪岩【yán】多年,当初创【chuàng】业维艰的经过大多熟悉。”
天步艰难天步:时运。国运艰难。《诗经·小雅·白华》:“天步艰难,之子不犹。”
进退维艰见“进退维亟”。清·江忠源《条陈军务疏》:“欲留则违【wéi】其归【guī】顺【shùn】之心,欲去【qù】则恐【kǒng】膺不【bú】测【cè】之戮,低回无计,进【jìn】退维艰。”
艰难困苦困难重重;处境艰苦。清【qīng】 李渔【yú】《巧团圆 书帕》:“怎【zěn】奈【nài】爹爹过于【yú】详慎,定要把艰难【nán】困苦之事试【shì】过几桩,才与【yǔ】他完姻缔好。”
行之惟艰惟:是。知道它并不难,去做它就难了。《尚书·说命中》:“非知之艰,行之惟艰。”
狼艰狈蹶比喻处境困苦窘迫。清·龚自珍【zhēn】《西域【yù】置【zhì】行省【shěng】议》:“自乾隆末年【nián】以来,官吏士民,狼艰狈蹶,不士、不农【nóng】、不【bú】工、不商之人,十将【jiāng】五六。”
国步艰难国步:国家的命运。国家处于危难的境地。《旧五代史 萧顷传》:“时【shí】国【guó】步【bù】艰难,连师倔【juè】强,率多【duō】奏请,欲立家庙于本镇【zhèn】,顷上章论奏【zòu】。乃止。”
稼穑艰难指农事劳苦。《尚书 无逸》:“先知稼穑之艰难,乃逸。”
艰苦创业艰难困苦地创办事业。
艰难竭蹶竭蹶:原指【zhǐ】走路【lù】艰难【nán】;后指资财枯竭、匮乏。形容经【jīng】济困难;生【shēng】活艰苦。荀况《荀子 儒效》:“故近者歌讴而乐之,远者竭蹶而趋之。”
艰食鲜食艰食:指人力耕种的五谷【gǔ】粮【liáng】食;鲜食【shí】:指鸟【niǎo】兽【shòu】鱼鳖等鲜货。指【zhǐ】五谷【gǔ】粮食和鱼鲜。
备尝艰苦备:全、尽;尝:经历。受尽了艰难困苦。《纪闻 吴保安》:“吾自陷蛮夷,备尝艰苦【kǔ】,肌【jī】肤毁【huǐ】剔,血泪【lèi】满池。”
物力维艰物:物资;力:财力;维:是;艰:困难。指财物来之不易。清·朱柏庐《治家【jiā】格【gé】言》: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【bú】易;半丝半缕【lǚ】,恒念物力维艰【jiān】。”
遗大投艰遗、投:交给。指交给重大艰难的任务。《尚书·大浩》:“予造天役,遗大投艰于朕身。”
险阻艰难险阻:危险和障碍。前进道路上的困难、危险和障碍。《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险阻艰难备尝之矣。”
非知之难,行之惟艰知道它并不难,去做它就难了。唐【táng】·魏征《十渐不克终疏》:“非知之难【nán】,行之【zhī】惟【wéi】艰;非行【háng】之难,终之斯难。”
国步艰危国步:国家的命运。国家处于危难的境地。清·顾炎武《赠路舍人泽溥》诗:“国步方艰危,简在卿昆季。”
艰难玉成玉【yù】成:敬辞,意为成全,成功。形容经过【guò】艰【jiān】辛的【de】磨炼,终于【yú】获得成功【gōng】。
遗艰投大见“遗大投艰”。明【míng】·海瑞《赠廖锦台膺【yīng】首荐序》:“人不深【shēn】责之官,变之于遗【yí】艰投【tóu】大、人【rén】所属心之日乎?”
国步多艰国步:国家的命运。国家处于危难的境地。唐·郑谷《读前集》:“风骚如线不胜悲,国步多艰即此时。”
委重投艰委:委托、托付。指委以重任,授予艰难使命。宋·周密《齐东野【yě】语·表【biǎo】答用先世语》:“则【zé】今兹爰立【lì】之命【mìng】,乃所以委重投艰而已,又【yòu】辞乎?”
运拙时艰同“运蹇时乖”。元·陈以【yǐ】仁《存孝打【dǎ】虎》第【dì】二折【shé】:“便似班定远在玉门关,空学【xué】的兵书【shū】战【zhàn】策,争【zhēng】奈运拙时艰,淹留在【zài】此去住无门。”
备尝艰难备:全、遍;尝:经历。指受尽了艰难困苦。《晋【jìn】书【shū】·潘尼传【chuán】》:“尼职【zhí】居显要,从容【róng】而【ér】已,虽忧虞不及,而备尝艰难。”
蒿目时艰蒿目:极目远望;时艰:艰难的局势。指对时事忧虑不安。庄周《庄子 骈拇》:“今世之仁人,蒿目而忧世之患。”
艰深晦涩艰深:文【wén】辞深奥【ào】难懂【dǒng】;晦【huì】涩【sè】:意义隐晦,不顺口【kǒu】。形容笔调深僻、寓意难以理解【jiě】的文【wén】章。宋【sòng】 黄伯思《东观余论【lùn】 校定【dìng】楚【chǔ】辞序》:“故分章办事,以其所【suǒ】对,别附【fù】于问,庶几览者莹然,知子厚之【zhī】文不苟为艰深也。宋 陈【chén】振孙《直斋书录解题 别集【jí】上【shàng】》:“为文【wén】而【ér】晦涩若此,其湮弗没传也。
国事多艰国家连续出现重大事故。形容国家局势不安定。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47回【huí】:“迩【ěr】者获罪于天,国事【shì】多艰,以致胡马【mǎ】长【zhǎng】驱,干戈鼎【dǐng】沸。”
涉艰履危涉:经历;履:踩踏。身涉危难,经历险阻。形容闯过重重困难。南【nán】朝【cháo】·齐·虞玩之【zhī】《上表告退》:“经昏践乱【luàn】,涉艰履【lǚ】危,仰圣德【dé】以求全,凭贤辅以【yǐ】申节。”
知之非艰,行之惟艰惟:是。知道它并不难,去做它就难了。《尚书·说命中》:“非知之艰,行之惟艰。”